關於組織申報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社會發展科技領域項目的通知

發布者:熊猫体育發布時間:2019-05-08瀏覽次數:279

各學院(部👅、中心)、附屬醫院:

   為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發布2019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社會發展科技領域項目指南。

   一📅🦷、征集範圍

   專題一:社會精細化治理

   方向1🟩、城市運行綜合風險評估與防範

   研究目標:提升上海城市安全運行水平,形成上海防汛應對戰略及技術保障體系,優化地下空間功能布局👐,構建相應的精細化管控技術體系,實現對地下重點管線的實時監控預警。

   研究內容:(1)上海城市運行風險防控與應急管理體系應用技術👩‍❤️‍👨;(2)適應極端氣候變化的上海防汛安全技術及應用研究;(3)中淺層地下空間承載力評價與綜合影響技術研究;(4)基於多源數據提取的地下工程結構全過程精細化管控技術及應用示範;(5)城市高風險地下管線探測與智能管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5個項目。

   方向2🏨、高效智能建造和運維

   研究目標:面向市級重大工程建設運維科技需求🪞,突破市域高速鐵路智能建造和風險防控技術,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樓宇設備自控系統📉,提升裝配式建築韌性🥠,實現高端大型樓宇全過程健康管理,建立上海地區土建工程氣象指標體系並應用😮。

   研究內容:(1)市域高速鐵路智能化建造和風險防控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2)樓宇設備自控系統研發及大型樓宇建築群智慧化運管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3)建築結構損傷控製和快速修復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4)健康建築高品質室內環境營造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5)上海地區土建工程氣象指標體系研究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5個項目。

   方向3💇🏿‍♀️、軌道交通精細化管理

   研究目標:面向軌道交通智能化精細化運行🏷,提升軌交車站智慧運行水平,實現軌交設備的智能化監測運維,搭建快速可靠的軌交安檢系統並示範應用。

   研究內容:(1)軌交車站智慧運營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2)軌道交通設施設備安全監測與智能運維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3)多層次多維度軌交安檢系統優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

   方向4🤱🏿📻、危險化學品智能監控與風險識別

   研究目標:建成危險化學品“雲數聯動”管控體系🏄🏼‍♂️,支撐市域危險化學品風險隱患“四色圖”建設;建成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智能監測和綜合管控平臺🪈,實現跨區域危險品運輸信息整合和運輸風險的一體化管控🐰;構建精準網絡化非接觸監測及智能化研判系統💹,並在危化品聚集區域應用。

   研究內容🙅‍♀️:(1)危險化學品智能實時管控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0️⃣;(2)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智能監測與綜合管控技術;(3)危險化學品集聚區在線監測預警裝備與智能化應急救援關鍵技術及應用🚴🏻。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

   方向5、城市典型區域有機更新

   研究目標:面向城市有機更新技術需求,構建城市數字沙盤💶,形成老舊住房綠色高效改造和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結合的歷史建築修繕保護技術體系👨🏿‍🌾,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材料並應用,保障上海城市歷史空間脈絡的有機延續🧘🏼。

   研究內容🪿:(1)城市更新區域三維數字模型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2)老舊住區綠色高效改造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3)基於傳統工藝的歷史建築修繕保護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4)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建築結構🎎、建築節能👨🏻‍🍳、建築外立面自清潔🕊、橋隧修復等新型材料並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7個項目,研究內容(4)最多支持4個項目。

   方向6、交通輸運體系

   研究目標:面向交通輸運體系發展需求,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智慧運行水平,突破大功率新能源船舶研製技術並開展示範應用。

   研究內容:(1)新型高速公路全息智能感知和自由流收費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2)跨海大橋服役狀態在線監測及快速修復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3)大功率新能源船舶設計研發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研究內容(3)最多支持2個項目🤾🏽‍♂️。

   專題二:生態環境

   方向1🔀、“四化”引領超大城市生態服務功能提升

   研究目標:面向上海2035總規生態之城建設要求,形成“綠化、彩化🩻、珍貴化、效益化”(以下簡稱“四化”)生態空間建設格局藍圖,開展生態廊道復合功能構建應用示範🤚🏽,提升城市生態服務功能。

   研究內容:(1) 研究“四化”生態空間建設策略⌨️、功能區劃和高質量生態網絡系統構建技術🦚;(2)城市生態廊道農林濕復合生態功能構建技術及應用示範;(3)引進篩選培育四季適生觀花觀果觀葉植物新優品種,開展彩化、珍貴化👈🏿、效益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5個項目,研究內容(3)最多支持3個項目⛹🏽‍♀️。

   方向2💆🏿‍♂️、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

   研究目標🧑🏿‍⚖️:立足於長江大保護發展戰略🛌🏽☸️,面向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需求,構建長江口全覆蓋的生態環境綜合監測體系🧖🏻,提升崇明島生物多樣性,建立花博會場館智慧低碳建設運維和花博會植物景觀建設及生態風險防控技術體系🌳,開展生態道路建設技術示範👳🏽,為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研究內容:(1)長江河口生態環境多元立體監測與智能化決策技術與應用示範;(2)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生物多樣性構建與生態產業發展實踐路徑;(3)花博會園區建設與智能運維、觀花植物篩選培育🪘🌈、生態化景觀營建和生態風險防控技術及應用示範🌶🌍;(4)生態道路建設技術集成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6個項目🧘🏼‍♀️,研究內容(3)最多支持3個項目。

   方向3👩🏼‍🏭、城市水環境治理與提升

   研究目標:針對“上海市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和上海2035總規對供水滿足可直飲的發展需求,形成地表水質改善和可直飲自來水安全保障系統性成套技術體系並應用示範,推動城市水環境質量提升與供水安全。

   研究內容:(1)城市化區域大型封閉水體自然凈化功能構建和智能運維關鍵技術及應用示範🙆🏽;(2)可直飲自來水安全保障成套技術及應用示範;(3)典型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技術集成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

   方向4、生活垃圾安全高效處理處置

   研究目標🧚🏿‍♀️:圍繞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中的技術需求,強化生活垃圾分類環境衛生風險管理能力👩‍🔧,提升垃圾減量化🥷🏼、能源化和資源化利用水平,有效改善城鄉生態環境💁🏿‍♀️。

   研究內容🤦🏽‍♀️:(1)生活垃圾分類全過程環境衛生風險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示範;(2)濕垃圾處理衍生品質量管控和檢驗技術及應用示範🤷🏻‍♂️;(3)汙水廠汙泥原位減量📘、綠色高效焚燒和灰渣資源化利用技術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

   方向5🦈、大氣環境治理

   研究目標:面向“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技術需求,形成區域臭氧與細顆粒物協同控製策略,降低城市面源汙染👨🏻‍🦳。

   研究內容:(1)濱海區域臭氧與細顆粒物汙染形成機製及協同控製技術與應用示範🥿;(2)市政建築面源VOCs減排與凈化材料研發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方向6、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

   研究目標👂🏻:圍繞“上海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技術需求,提出典型區域土壤汙染治理對策,推動土壤修復裝備的精準高效智能化和土壤修復改良技術的發展。

   研究內容:(1)典型區域汙染場地快速檢測評估技術及應用示範⚉;(2)汙染場地精準🧜🏼‍♀️、高效修復技術與智能化裝備及應用示範;(3)基於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的土壤修復改良、跟蹤評估技術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

   專題三🚱:能源科技

   方向1🏹、能源互聯網技術及應用

   研究目標:面向城市不同區域對能源供應安全、能源品質和系統能效的典型需求,突破鈉基儲能關鍵技術🧏🏽‍♀️,提升能源系統供需智慧響應能力🫁,開展村鎮➖、園區等典型場景的能源互聯網應用示範,構建城市級跨區域智慧能源管理平臺。

   研究內容🦹‍♀️:(1)區域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及應用;(2)鈉離子儲能電池系統關鍵技術及裝置研發應用🙅🏽;(3)美麗鄉村智慧能源系統集成技術與示範應用;(4)多能互補、需求響應的大型園區能源互聯網應用技術及綜合示範;(5)區域多能協同控製與深度融合技術及城市級多維能源網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5個項目🧕。

   方向2🏊🏼‍♀️、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

   研究目標:開發氫能源推廣應用實用技術🦵🏼,擴大加氫站網絡規模🧽,研發加氫關鍵部件,形成500輛及以上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完善燃料電池公交運營管理規範,提升燃料電池汽車檢測技術🚆,驗證整車、動力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的性能🐄,提高燃料電池汽車的可靠性👷🏼‍♂️。

   研究內容:(1)研製加油加氫合建站緊湊型加氫系統及示範;(2)加氫槍、流量計等加氫機關鍵零部件研發;(3)電堆單堆額定功率110kw以上大型車輛可靠性、適應性示範應用;(4)燃料電池公交客車運營管理規範及經濟性分析🅾️;(5)基於實際路況的燃料電池汽車測試與驗證技術研究。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6個項目,研究內容(2)最多支持2個項目🕊📱。

   方向3、新能源與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研究目標:建成10kW以上空間太陽堆電源驗證系統,為空間太陽堆電源技術在軌應用奠定基礎🧎🏻‍➡️。提升現役燃煤機組能效,開展300MW等級亞臨界機組高效改造示範,實現額定工況下機組供電煤耗低於290克/千瓦時。

   研究內容:(1)輕質高效太陽能聚集技術、太陽能高溫熱轉換-儲能技術等空間太陽堆電源關鍵技術及驗證👨🏽‍🦰;(2)高溫亞臨界機組鍋爐、汽輪機改造技術及改造機組節能技術集成優化研究。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方向4、能源終端高效利用

   研究目標🧉:針對城市重點基礎設施建築能耗高,集成優化環控系統節能技術🏋🏼‍♀️,實現精細化高效運行管控,並在大型公共建築設施形成節能15%以上的應用示範。

   研究內容🩶:(1)典型大空間公共建築智能環控系統綜合節能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2)基於“BIM+FM”技術的可視化大型辦公建築能源綜合高效運營管理系統研發及應用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方向5、公交客車動力電池監控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提升新能源公交客車動力電池的安全監控及預警水平🌧,構建公交客車電池管理與智能分析系統👨‍🔧𓀙,加強對公交車輛能耗和安全的管理,形成退役動力電池的處理處置技術路徑,降低環境危害🫲🏻👷🏿‍♂️。

   研究內容:(1)新能源公交客車動力電池健康狀態評估、壽命預測和安全預警技術;(2)車用退役動力電池安全檢測、梯級利用👟、處理處置技術🧑🏼‍🚒。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

   專題四:海洋科技

   方向1、海洋高端裝備研發與轉化

   研究目標:完成海上試驗場海域選址現場調查和初步設計、施工方案;開發適合東海海洋環境的海洋儀器傳感器並完成海上驗證。

   研究內容:(1)東海海上試驗場規劃研究🧔🏻‍♀️🤽🏼、海域使用論證、通航條件影響和安全評價評估🪸;(2)適合東海海洋環境的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儀器傳感器研發🎙。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5個項目,研究內容(2)最多支持4個項目。

   方向2、海洋資源開發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掌握深海礦產資源開發關鍵技術,研發關鍵設備原理樣機🦯,突破深海前沿共性技術🧰,提高海底礦區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水平,實現海底礦石高效、穩定、安全開采,為我國深海礦產資源開發裝備的設計、製造與應用提供技術支持;構建10萬噸級深遠海“智漁工廠”大型養殖示範平臺🧑🏼‍⚖️,形成年產8000噸高品質魚類規模化生產能力🏐👩🏿‍🦳;構建遠洋捕撈魚群偵察和遠洋漁業低溫冷鏈儲運和品質監控技術體系並示範應用🧗🏻‍♂️🫵,製定漁獲全程冷藏運輸的標準和技術規範,形成全球漁海況漁業資源信息服務與管理決策系統。

   研究內容👦🏿:(1)開展基於機器學習的深海礦產智能采礦車💌,超長管道礦石輸送系統,及高效🔈🧎🏻、安全、環保水面支持系統研究;(2)全程智能化養殖工藝、變水層測溫取水🤚🏼、系泊與轉運系統、多級分艙養殖和高效低損傷捕撈等系統關鍵技術;(3)遠洋漁業海空一體化魚群偵查及船-陸低溫冷鏈儲運與品質動態監控技術👩🏽‍🍳,基於大數據🏊🏿‍♂️、互聯網+的全球漁海況漁業資源信息服務與管理決策系統研發🧓🏿。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

   方向3、極地科學考察研究

   研究目標:研發適用於南極極端氣候環境下的光伏和風力發電系統並示範應用✍️。

   研究內容:極地科考站光伏和風力發電系統等新能源利用關鍵技術👨‍⚕️。

   執行期限🤚🏻: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專題五:綠色技術銀行

   方向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技術相關法律政策和技術標準的比較研究

   研究目標🈚️:圍繞東南亞和中亞等“一帶一路”重點合作區域🕴,對比研究我國綠色技術對外轉移轉化所面臨的法律政策和技術標準的差異🫡,並提出相關應對策略,引領綠色技術國際轉移。

   研究內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關於綠色技術轉移轉化的法律政策與相關技術標準的比較研究。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

   方向2、基於綠色技術應用的評價體系建設及實證研究

   研究目標💲:面向綠色技術與金融深度融合需求🤸🏼‍♀️,形成基於綠色技術應用價值判斷和提升的金融分析評價機製與方案,破解綠色技術成果轉化中的金融瓶頸難題👩‍👧。

   研究內容:研究綠色技術多源大數據動態關聯技術,研究適合的高維數據算法,構建綠色技術應用金融價值評估體系,並開展實證研究✌🏿。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

   方向3、高新區零排放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

   1、地表水環境治理技術研究及應用

   研究目標😥:針對地表水治理技術的集成需求,研究生態修復、水體自凈等關鍵技術,形成“技術+金融”的系列成套解決方案👨🏻‍🦰👨🏼‍🍳,引領綠色低碳技術轉移轉化以及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

   研究內容:開展地表水環境治理技術體系與“技術+金融”的應用集成研究;圍繞地表水環境治理,開展生態修復、水體自凈等集成技術研究,並結合綠色金融創新模式在高新區開展綜合應用示範👩🏽‍🔧。

   2、大氣環境立體觀測及治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研究目標:圍繞大氣汙染物防治需求,聚焦高新區VOCs治理關鍵技術,推進園區VOCs近零排放。面向高新區大氣環境觀測立體化、可溯源的需要👩🏻‍🦽,建立VOCs立體觀測與智能精準定位技術體系🙍🏼‍♀️,提升園區綠色發展水平。

   研究內容:VOCs近零排放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園區VOCs立體觀測與精準定位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3🧖🏼‍♀️、工業廢水綠色減排全過程控製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面向本市生物醫藥🧙、集成電路、化工等典型園區的工業廢水綠色減排需求,突破源頭削減🦹🏽‍♂️、過程控製🐒🫄🏼、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革新綠色生產工藝促進清潔生產,鼓勵通過創新金融模式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實現廢水減排30%、處理成本降低15%的目標💂🏿‍♀️🚼。

   研究內容:研究工業廢水綠色減排全過程控製技術,創新綠色生產工藝,並開展應用示範🍛。

   4、工業廢水末端治理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研究目標:圍繞高新區零排放目標🥋,針對本市製藥🤦🏽‍♂️、電子👩🏼‍🔧、化工等典型產業🌪🛖,研究先進高效適用的末端治理成套技術⇨👩🏻‍💼,開展應用示範🧀,實現行業排放標準基礎上再削減30%廢水汙染物排放量的目標▪️。

   研究內容:開展工業廢水末端治理成套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5、互聯網數據中心節能技術研究與應用

   研究目標:面向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節能需求,培育促進節能技術發展的金融新模式🩸,開展PUE<1.3的典型應用示範,打造國內領先的超低能耗互聯網數據中心。

   研究內容:研究儲能調節、需求側響應調度等關鍵技術,結合合同能源管理等金融模式,促進互聯網數據中心節能降耗並進行應用示範。

   申報主體要求:申請資助經費💭、申報主體投入研發經費與社會資本投資不低於1:1:1。

   經費額度📍:本方向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0個項目,每項研究內容最多支持2個項目。

   二➝🐌、申報要求

   除滿足前述相應條件外,還須符合以下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註冊在本市的獨立法人單位𓀋🧅;項目負責人應當受聘於項目申報單位,受聘期覆蓋項目實施周期。

   2🚴🏻‍♂️👨‍👧、研究內容已經獲得市級或區級財政資金支持的,不得重復申請財政資金支持🌅。

   3🦁、已作為項目責任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有2項及以上尚未驗收的🤛🏽,不得作為項目責任人申報🕐😪。

   4👨🏼‍🔧、項目申報單位、項目負責人和參與人應當符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含有涉密內容🪈。

   5🤸、項目經費預算編製應當真實、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

   6、如要對評審專家提出回避申請的👟,項目申報單位應當在提交申報材料時,提出回避名單(不超過3人)及理由。

   三、申報方式

1.網上填報

(1)選擇符合申報主體資質條件的專題領域和方向,登陸“中國上海”網站(http://www.shanghai.gov.cn/)✪;一網通辦—利企服務—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圖片鏈接進入申報頁面🔮;

(2)賬戶註冊和填報必要的熊猫信息:     

/78/72/c3839a161906/page.htm

/af/9e/c3836a176030/page.htm

(3)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2.各熊猫須於2019年5月30日上午9點-11點將紙質版申請書(雙面打印🫕👨🏼‍🦳,簽字完整)🎅🏽、項目申報匯總表(/zxxm/list.htm 可下載)🏩、科研誠信承諾書(/llcxl/list.htm可下載)等一式一份送交熊猫体育,項目申報匯總表電子稿發至郵箱zp_lingj@sumhs.edu.cn💁🏿‍♀️。逾期不予受理👒。


   四、評審方式

   上海市科委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並組織評審工作,項目評審采用通訊評審方式👈,不安排答辯環節🚣🏽‍♂️。

   五🌂、立項公示

   市科委將向社會公示擬立項項目清單🎿,接受公眾異議🧑🏼‍⚕️。

   六、其它說明

   項目承擔單位須在項目驗收前提交《科技報告》🧑🏿‍🍳🦠。

   七📚、咨詢電話

   服務熱線🧔🏿‍♂️: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

   技術支持🧓🏼:62129099-2257 


        (校內聯系人💂🏿:孫老師;電話👰🏿‍♂️:65882010)


熊猫体育

2019年5月8日


COPYRIGHT ©熊猫体育官网版權所有
滬ICP備60821082號-1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周祝公路279號 郵政編碼🚚:201318

熊猫体育专业提供😙:熊猫体育🤡、熊猫熊猫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熊猫体育欢迎您。 熊猫体育官網xml地圖